如今已经看到了三个季度的乘用车市场数据,私下里可能都有今年“大局已定”的想法。
虽然行业协会定调是“同比高增长”,但这是针对9月份或者三季度而言。整个市场盘子,已经好几年徘徊在2000万辆多一点的区域内,继去年由负转正(4.5%)之后,今年预计继续小幅增长,高增长(超过6%)仍动力不足。
就新能源车而言,包括纯电动车(EV)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(PHEV),2021年摆脱了2019、2020连续两年的小幅增长(基轴10%),实现了跨越式的3位数增长,今年增长幅度同样是3位数。
新能源车持续吃燃油车地盘,没什么争议。有人定义整个市场处于需求的“底部”。第一辆车的销售越来越小,主机厂大多在争取第二辆车/换车用户,这是新能源能车走出独立行情的市场推动因素。
插混“产品下沉”
新能源车内部,EV和PHEV情况有所不同。
在2019、2020两年,EV增长还嫌低的时候(8.6%、12.9%),PHEV同期连续两年负增长(-15.9%、-1.7%)。
2021年,两者增长率旗鼓相当,分别为168%和171%,绝对量能上,PHEV仍然只有EV的1/4弱。
今年1-9月,EV零售2963325辆,同比增长98.2%;PHEV零售913520辆,同比增长182%。后者变成前者的1/3弱,拉近了距离,PHEV眼下确实声势大张。
从占有率角度看,PHEV品类在2018-2020年,市占率一直在1.0%上下浮动,而2021年突破“箱体”达到2.7%,今年1-9月则快速升至6.1%,可谓突飞猛进。
其中,SUV比以往更好地展示了PHEV产品力。虽然EV版SUV势力也有所扩张,从过去3年的30%左右,今年升到40%以上,但PHEV版SUV则反过来占据六成,PHEV轿车则占据不到四成,其余1.5%为MPV。
相比以往,PHEV版的MPV,从市占率为零(2018年)最高涨到4.3%(2019年),此后快速下滑。
消费者在考虑新能源产品的时候,越来越倾向于SUV产品,该取向在PHEV上表现得更明显。相比EV,PHEV的续航优势(比如跨城旅行的高速场景),往往伴随对大空间的需求。
当前,PHEV各个消费区间里,最占优势的选项是A级车(占PHEV总量52.9%),B级(22.3%)和C级(23.9%)几乎平分秋色,而A0级不到1%,处于被市场淘汰边缘,A00则没有PHEV产品。
插混“消费下沉”
如果动态地看,A、B、C级PHEV产品这几年都经历了波折。A、B级构成U型走势,而C级则呈现倒扣的U型。这说明,PHEV产品正在经历消费下沉,且这一影响正在长期化。
这其中有两个可能的原因:
一个是产品推出节奏的问题。A级PHEV车型先出来试水,C级PHEV车型随后被一二线城市消费者(总体消费能力更强)认可,然后二三四线市场观念更新和跟进,但后者则更多选择价格稍低一些的PHEV车型。
另一个原因,影响将更加深远。即PHEV产品大多数是二次购车,更多作为燃油车的替代消费。这时候,二次消费的理念,可能改变了将车视为家庭大宗资产的观念,倾向于将其看做普通消费品,不愿意更多投资。
当然,还可以解释为这几年的消费降级,消费者收入降低,或者更愿意于储蓄,以应对未来风险。
不管是哪种原因,眼下的确出现了“向下选择”的倾向。这与中国品牌的崛起,是互相促进的。
这一信号对整个汽车市场来说,并不甚妙。消费指挥棒挥舞的结果,是在中低价位上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,而豪华车(30万元以上)则步履更艰难。
迄今的统计数据,证明了《汽车人》的猜想。今年1-9月,30万元以上(含)的PHEV零售144483辆,增速64.7%;而30万元以下PHEV零售769037辆,增速118.7%,后者已是前者的5.33倍。而在2020年和2021年,则分别为1.93倍和2.89倍。
而EV市场倍数现在也与PHEV相差不多,总体而言,豪华车新能源市场份额,更难以抗衡中低端车了。
消费者不用关注具体数据,就能感知到混动技术正处于集体爆发的一年。
有人又提PHEV“元年”的说法,其实并不恰当。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界限,能够明确划分PHEV势头从何时而起。大致上,经过去年的铺垫,今年的确形成了PHEV消费高涨的势头。
自主插混崛起
以前的混动,包括混合动力车(HEV)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(PHEV),是德系和日系的天下,后者不但一家占据大部分HEV市场份额,还霸占了PHEV的主流技术。
顺便说一句,在监管层看来,HEV不算新能源(与补贴和税收优惠无缘),但它确实也是混动。我们将其作为单独的品类,稍加触及。
有舆论认为,日系比德系混动领先一代。这也是不确切的。
混动技术出现的时间线,很容易排序,但各种PHEV技术(P0、P1-P4的区别在于,电机部署于传统动力系统中的不同位置),各有各的优势工况。没有一种方案,能在所有工况条件下拔尖的。
当然,我们也可以做出一定优劣的评判,对大概率(90%)场景适应性达到80%以上的最高效率,就算“不错”的方案。
要说今年最大的不同,就是今年国产混动产品力得到市场的认可。其中,市场上销量较大的自主车型有:比亚迪秦Plus、宋Plus/DM、汉PHEV、唐DM;长安UNI-K iDD、逸动混动、CS75混动;吉利星越L、雷神Hi-X;长城摩卡DHT、拿铁DHT;东风风神皓极双擎;红旗H5混动;荣威MG领航、荣威超混eRX5等。
它们未必都是今年推出来的,但今年开始兑现了期望已久的商业价值。
今年1-9月,自主品牌PHEV零售819910辆,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5154辆,豪华品牌(高于30万元)零售38456辆。豪华阵营当中,既有特斯拉、“蔚小理”等新势力,也有“BBA”等老牌合资豪华品牌。
市场份额上,自主品牌PHEV份额为89.8%,占据统治地位;合资和豪华品牌PHEV份额则分别为6.0%和4.2%。
2018年-2021年,自主品牌PHEV的份额也表现为U型趋势,分别是87.5%、57.8%、56.5%、78.3%;而合资品牌PHEV的份额则同样是倒扣U型,分别是3.0%、26.3%、25.3%、13.5%。
2021年前,PHEV市场绝对体量还不是很大,因此出现份额暴涨暴跌的现象。而合资和豪华品牌损失的相对份额,都被自主吃了。2022年,自主品牌实现PHEV产品崛起,这种说法毫不为过。
品牌市场份额与车型级别相似的走势,意味着它们由同一个要素推动。
技术竞争的大脉络
以前也是这些企业,为什么以前不行?简单说,技术的成熟需要市场反馈和时间验证。从油电两用,但油不行、电也不行,到油电胜任多工况,技术进步不容小觑。
电池、电机技术和混动变速箱技术的进步,降低了对燃油机的要求。
就连燃油机本身,也有很大进步。15年前35%热效率是天花板,现在很多企业都宣称混动中的燃油机热效率达到40%、41%,甚至还有43%的。现在燃油机热效率低于36%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做混动产品。
拉长时间看,在动力、油耗和驾驶体验上,给用户创造了新价值,是混动爆发的源动力。但是,这仍未能解释,为什么是今年?
从技术角度看,欧洲混动的落后,源于对柴油机的偏执。PSA曾经在内部文件中强调,不拥堵的欧洲路况下,柴油机能耗可以比1.8L THS(丰田混合动力系统)做得更好,关键是保持180公里时速巡航。换挡顿挫是代价,但欧洲人不在意。
大众汽车“柴油门”一剑封喉,将柴油乘用车送到博物馆。欧洲开始补贴PHEV和HEV。他们不愿意大改变速箱,因此开发了大量P2混动(高配还搭载P4后桥)。而沃尔沃和捷豹路虎另辟蹊径,做起了P0+P4混动(为了规避PSA的专利),节油效果略差,但照样拿补贴。
而丰田的THS混动系统非常适合经济型代步车的需求。在高端车上(譬如雷克萨斯),又走了P2+P4混动路线。在激烈的竞争中,丰田当前应用的是THS II混动系统(41%热效率发动机+双电机+CVT),其实也是P2+P4,表现为高端技术的下放运动。
本田的iMMD已经发展到第四代,从初代开始,就奠定了几个特点:电机中低速直驱(纯电模式);发动机和发电机直连(串联充电);发动机通过离合器直驱,电机辅助驱动(并联)。
有意思的是,比亚迪的DM-i与本田iMMD特点类似,双方还打了一阵笔墨官司(后来和解)。两者这种P3+P4(官方说法叫“双电机串并联系统”)与丰田的THS系统区别较大。
扩展来看,比亚迪、长城柠檬、广汽钜浪动力、奇瑞鲲鹏、东风马赫动力,从根本上说都是DHT(P3+P4串并联)系统。它们的技术溯源,与本田思路更为接近。
2020年,Paice作为典型的NPE(非生产专利公司),开放了有关混动专利。这次开放是因为保护期过了而被迫实施。这些专利给中国品牌带来的,不仅是技术飞跃,更重要的是无须费心绕过技术墙。这件事发生在混动市场变得火爆之前,表明市场受到了影响。
历史已经证明,在传统变速箱基础上增加电机,节能效果不尽如人意。而混动专用发动机、油冷电机、电控功率密度的提升,都是混动成熟的技术前提。
人们往往只看到,自主品牌一下子在PHEV上打通了“任督二脉”,其实技术发展经历了漫长的“充能”阶段。
插混争的是什么
不管什么新技术,跨国与合资企业应用上都是先保利润,即保留二次研发的投入。
而自主车企掌握了技术,以比亚迪为例,则上来就通过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严控成本,只保留非常低的利润率,以价格优势冲击既有市场,一下子就把价格打下来。
这就是PHEV市场为什么扩张的同时,呈现出下沉趋势。与中国品牌的企业气质有很大关系(还记得我们刚才提到的同一要素推动的问题吗)。